【三下乡】金融学院:传承千年文脉,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过来

文章作者:王静时间:2023-07-31浏览:234

“非遗”踱着细碎的脚步沿着古老的传统或隐或现、或吟或诵、或歌或舞为一方构筑起一个个鲜活灵动的文化宝藏。为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金融学院学子前往安徽各地探索非遗文化,助力让非遗“活”起来,“火”起来。

指尖艺境,定格画意——铁画

金融院赴芜湖弘扬铁画实践小分队开展了主题为“创新为媒,铁画生辉”的实践活动。小分队前往芜湖市工艺美术厂、赭山铁画博物馆等地进行实地采访、参观,与铁画手工艺者进行深入探讨,详细了解了铁画的制作过程以及铁画创新点及传承方向。铁画手工艺者需要通过对每一块铁片的捶打、塑形、烧砺等一系列工序,使铁片在手中逐渐变得柔软,铁刃柔韧之间,所塑造的形象有着凝重又不失轻盈的美感,蕴含着一种无声的生命力。队员们亲身实践学习,更深层次的了解芜湖铁画,扩展思维,在继承中创新,积极宣传,不仅促进了非遗文化的传承,还提升了队员们的实践能力。探索铁画的创新和传承路径,不仅是对中国传統工艺的保护和民俗文化多样性发展的保护,更是探索传统工艺品对人们生活方式和品质的有利影响,让传统不“落伍”,让工艺融入生活。

非遗美学,匠心之旅——凤画

金融学院赴滁州市凤阳县文化探访实践小分队来到凤阳县博物馆,以“凤阳凤画”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实践活动。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观赏并讲解了每幅凤画的绘画特点及凤画的发展,也为我们普及了凤画的专业知识,我们一边仔细听讲一边记录解讲员讲述的细节。其中尤为特殊的就是凤画的艺术工艺,并吸取了工笔花鸟画的勾线敷色技法,又兼蓄年画通俗画风,有“五彩、素彩、水墨”的色彩表现手法,能做到雅俗共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值得我们去挖掘,非遗文化也需要当代青年扛起责任,尽义务尽全力让非遗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精雕细琢,传承匠心——根雕

金融院赴滁州全椒县—全椒非遗数据化实践小分队首先来到全椒文化馆观看了文化馆关于儒林根雕的一些宣传视频。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了文化馆所收藏的两件根雕作品《花开富贵》和《人间笑面佛》。随后实践小队来到了吴敬梓故居,这里陈设了14件由史松涛老师亲自精雕细琢出来的作品,队员们细细观察欣赏了每件各具特色的作品。接着我们来到了非遗传承人史松涛老师的工作室,他给我们仔细介绍了各种根雕作品,同时给我们讲解了根雕原料挑选的不同性。队员们了解到一件精美的作品至少要花费几个月靠手工精细打磨才能雕刻成功。根雕文化源远流长,未来也将在我们青年的带领下绽放异彩。

云霞满纸,英轩新韵——纸笺

数学院赴巢湖市探索纸笺文化实践小分队前往巢湖市黄麓镇首先访问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纸笺加工技艺的保护基地,其次来到掇英轩纸笺加工技艺传承基地,了解纸笺文化的发展历史、传承之路和制作流程。通过一些精美的纸笺产品,例如粉蜡、羊脑笺、流沙笺以及主要对外售卖的各种纸笺,队员们了解到纸笺加工技术操作步骤及通过染色、施胶、填粉、施蜡、托裱、洒金、挣平、水印、描绘等多道工艺将原手抄原纸(生纸)做成加工纸。纸笺的制作工序复杂,实践小队将此行了解的内容在各大平台传播,以助力纸笺发展,促进巢湖旅游经济发展,助推优秀历史文化基地发展,扩大纸笺加工技艺,为纸笺加工技艺的文化振兴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丹青笔韵,笔墨传薪——徽墨

金融学院赴宣城市绩溪县团队来到了绩溪上庄镇瑞川村。从徽墨制造厂厂主的口中,队员们了解了徽墨发展,徽墨保持着自古以来的制作工艺,清代著名制墨大家胡开文和汪近圣等人的传统工艺在历史发展中不断交融借鉴,又有所互补,逐渐形成了当代徽墨的制作工艺。随着各种新型书写工具出现和机器制作的挤压,手工制墨行业危机四伏。“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保全制墨厂,两位墨场老板选择了不尽相同的生存手段。为防止徽墨这类传统文化的丢失,当代青年应学习并宣传徽墨文化,在衰落遗失的边缘坚守,让徽墨文化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

惊鸿一瞥,经典流传——洪山戏

洪山戏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源于安徽省来安县的洪山村。它以其精湛的表演技巧、独特的曲调和丰富的艺术内涵而闻名于世。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洪山戏逐渐面临着被遗忘的危险。因此,金融院赴滁州市来安县文化馆传承非遗文化洪山戏小分队决定前往来安县文化馆,通过积极参与文化馆组织的各项活动,努力传承弘扬这一非遗文化。队员们学习了洪山戏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包括唱腔、表演动作和化妆等方面。同时,他们还与当地的洪山戏传承人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了更多关于洪山戏的历史渊源和艺术特点。通过实践演练和指导,队员们逐渐掌握了这一艺术形式的精髓,并展示出令人瞩目的才华和潜力。青年一代传承洪山戏曲非遗文化,从未止步,力在行动。

清风吐韵,风雅寻戏——傩戏

金融学院的学生走进了池州市梅街镇和墩上街道,探索文旅融合下傩戏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瑞气霭门阆,论人间清福,风和艳阳天,胜似金章。”年过半百的刘友寿每次谈论到有关傩戏的内容时,总会变得精神矍铄,脸上洋溢着对傩文化的自豪与满足。在傩文化展示馆,带着非遗传承的责任感,刘友寿为同学们讲述了池州傩戏的历史起源,追溯“梅街傩”这份富有浓厚情怀的的独家记忆。随后,队员们参观了梅街镇首届傩艺培训班和面具制作室,既走进了课堂欣赏傩戏汇演的风采,又沉浸式体验了傩面具的制作。队员们在学习雕刻傩面具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傩文化的理解。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将为守护传承非遗珍萃,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出青年的力量。(通讯员:荣菁秋初审:汪志圣)

终审人:奚昕

返回原图
/